车没油怎么办啊-车没油怎么办啊***

汽车没油了怎么办?
1、靠边停车如果才看到我们的汽车快没有油的时候,无法前行的时候,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汽车靠边停车,一定不要放在路中间,影响其他的车辆前行,而且把车子放在路中间,特别的危险。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记得把自己的车子靠边停。2、前后设置路障如果自己的车子不是在主干道上面停的话,那么就不用设置路障,如果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比较繁忙的主干道上面没油停车的话。我们一定要记得在汽车的前后100米处放置一些路障,如果没有正规的路障,我们也可以去找一些树枝用来代替。3、前后大灯如果我们汽车没油是在晚上的话,我们一定要打开汽车的前后停车信号大灯,让其他车辆在很远的时候就看到我们的车辆,这样才能够确保不出现交通事故。4、备用汽油我们可以检查一下汽车的后备箱,里面是否存放有备用汽油,如果有备用汽油的话,我们就相当***了,我们可以给自己的车子添加备用汽油。5、借汽油如果我们车子的后备箱里面没有存放有汽油的话,我们也可以跟来往的其他车辆去借一些汽油使用。当然了,这也是需要有比较好的运气的,要看对方愿不愿意借给你,如果对方的车子里面有备用的汽油的话,那么你借到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也可以给对方一些报酬,可以提高自己接到汽油的概率。扩展资料:出车前加够油提前检查油表并根据驾驶路程提前加够油的司机还是占绝大多数,有32人,占比64%。另外还有30%的司机表示虽然会在出行前检查油表,但不会特意去加油,因为路途中会有加油站。值得一提的是,50名受访司机中,有15人声称不清楚自己的车从油表警示灯亮起到最后燃油耗尽熄火,大概可以行驶多少公里。小贴士:司机要养成出车前、行车途中,随时检查油箱油量储备情况的习惯,发现油量不足不要心存侥幸,要尽快就近加油。如果在高速公路上汽车油量不足,一般从警示灯亮起到熄火至少还能行驶40至60公里。而高速公路上基本每隔50公里左右就会有一个服务区加油站。或者在最近的出口下高速,附近一般都会有加油站。如果车子在路上熄火,要靠边停在路肩并放好警示标志,再拨打救援电话,等待救援。如果在市区道路没油熄火了,建议靠边停好车后,打的到最近的加油站购买桶装油。但要注意,买汽油要凭本人***登记,没带***是不会卖给你的。参考资料:人民网---用车小贴士:汽车突然没油熄火怎么办
汽车走到一半没油了附近也没有加油站怎么办?
2.联系交警部门求助,一般都会帮你送油。
3.联系救援公司,提供送油或者拖车服务。
4.可向周边过往车辆寻求帮助,看能否给你提供一些燃油到达下一加油站。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第一,如果在市区没油了,附近也没有加油站,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最好用,打保险公司免费送油,油钱你得出,人家免费服务,不得超出市区范围二十公里好像,第二个就是叫朋友送油过来,或者叫拖车,这个费用要收取,就这样,没有其它解决办法,
三个办法
第一种是通知保险公司免费送油,只要车辆投保了商业车险则能享受车险提供的多项免费救援服务,比如免费搭线启动、免费更换轮胎、免费拖车以及免费送油等。不过送油只是提供服务,油费按照升数自己支付即可;其次免费救援也是有里程限制的,有些保险公司提供20公里、有些会有50公里、还会有些小公司会提供更长距离的服务,具体需要电话咨询公司,超出的里程按公里数计费。保险公司的联系方式会在右上角的保险标签上标注。
第二种是找维修厂或亲友的车辆帮助拖车,但必须有拖车绳或拖车杠,普通低速道路并没有严格规定不允许社会车辆互相拖行施救,那么如果在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去的偏远低于则只能自行找人拖车了。说明:在使用拖车绳拖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救援车起步要缓慢防止崩断拖车绳,拖车绳两侧一定不要站人,否则绳子崩断会要人命的。
第三种是寻找最近的派出所,锁好车辆后步行或打车到派出所说明情况,一般情况下派出所会开具证明,当然也会有到抛锚车辆位置检查的步骤。拿到证明后则能够到加油站用桶买一些散装汽油,购油后再去给抛锚车辆加油即可;一般10升左右总能够让车辆开到加油站了,这是最麻烦但也是最后的办法。
以上三种方式是在非高速公路的其他路段可以***用的方式,如果运气差到爆棚在高速公路上抛锚的话,处理的流程一定是将车辆稳稳停放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并且在车后100米开外防止反光架,最后只能通过12122联系高速公路救援了。因为高速公路为保证安全不允许社会车辆进入道路施救,保险公司也不可能停在应急车道为车辆加油;即使离服务区不远也别考虑推车,因为没有三脚架总会造成追尾的风险,所以唯一的方式只有通过高速专业救援车将车辆拖至就近的服务区加油了,供参考。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维护权利),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lwzgs.com/post/938.html